从新疆克拉玛依市区出城,沿着沙漠油田公路一路向前,浩浩黄沙、茫茫戈壁中,有一条运输原油和天然气的“生命线”
彩南站是乌鲁木齐市供气的主要转输站,保障每年146万吨原油和9.5亿立方米天然气运输线的安全运行,也是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要害单位之一。
肖刚个子不高,身体瘦弱,却显得精明强干。大漠恶劣的天气,造就了他不畏苦难的品质。20年来,他和维修班的员工一同承担起彩南站大多数设备的维修、维护和保养工作。
中石油“辉煌五十年突出贡献奖”“开发建设新疆突出贡献奖”“集团技能专家”……无数的荣誉当中,凝结着肖刚对石油事业的执着追求。
“这一套压缩机组,几台输油泵、空压机和加热炉,是输送油田原油和天然气不竭的动力。我们维修工人,就是压缩机组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20多年前,父亲肖盛林的叮咛,至今还在肖刚耳畔回响。
1986年,四川石油局输气处的维修工肖盛林从川局调到新疆塔西南矿区,两年后将妻儿接到了新疆。西北有不一样于南方的壮阔和豪迈,童年的肖刚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最感兴趣的,就是摆弄父亲的维修工具。
1994年,从塔西南石油子弟学校毕业,在塔里木深井采油队工作两年的肖刚,如愿来到了维修队,跟着经验比较丰富、技术非常精湛的父亲学习维修压缩机技术。
老肖对儿子好,维修队里人人皆知。可工作上,只有师傅,没有父亲。肖盛林对肖刚的要求,高得近乎苛刻。
一次维修工作中,肖盛林让肖刚去拿个12号的开口扳手,没想到肖刚一时大意,拿成了15号的。肖盛林接过扳手看了看,脸顿时变了颜色。“你连工具都不认识,凭什么干维修工作,丢人不丢人!”老肖随手一扳手,重重打在儿子背上,怒吼道。
一旁协助工作的其他工人,被肖盛林的暴怒惊住了:平时老肖为人和气,怎么一下就发了这么大的火?年轻的肖刚犯了错,噙着眼泪,不敢反驳,怯生生地转身去拿了合适的工具。父子二人不说话,肖刚躲在父亲的身后,默默地观察着父亲的工作要领。
“维修工作,一定要认真、细心,不然练不成真本事。出现故障的设备,就像一个病人,要求修东西的人必须要认真地诊治,它才能恢复健康。”父亲的严格要求,塑造了肖刚认真细致的性情。为了不给父亲找到批评自己的理由,肖刚对工作格外上心,工具的摆放,不同状况的处理,他都牢记在心。久而久之,他自然养成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在维修队同行眼里,肖刚上手极快,没过几年,就学会了一身维修本事。原来“跟在老肖后面”的那个小肖,现在已经小有名气。
1996年,油气储运企业决定分别派两批人外出学习压缩机修理技术,一批由肖盛林带队前往成都压缩机厂学习,另一批则由肖刚带队回单位塔西南学习。看着脸上还略显稚嫩的肖刚已能单独带队外出,肖盛林的心里乐开了花:这维修的手艺,终于找到传人了。
赴塔西南学习归来,年仅21岁的肖刚,被抽调到油气储运公司彩南站,担任维修班班长。
彩南站是油田公司新成立的油气储运站,自动化程度高,设备高精尖技术密集。新安装的三台美国COOPER公司进口的DPC2804型压缩机,在当时属于国内输气行业中十分先进的设备。
“干工作,就得从最硬的骨头那儿啃起。”毕竟是初次接触,肖刚对机器的性能、结构及各项技术参数都是不甚了解。而越是先进,维修技术难度大的设备,越能激发他发奋钻研的狠劲。
对设备最熟悉的,自然是安装设备的技术人员,可涉及到设备的核心技术,国外技术人员非常有可能对这些“秘密”守口如瓶。压缩机设施安装调试期间,肖刚悄悄地搬到了工作现场,与美国技术人员同吃同住同工作。碰到任何不懂的问题,他都要不厌其烦地虚心求教,全然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从基础浇筑,到设备的吊运、安装、调试,肖刚必定亲力亲为。碰到关键技术工作环节,即使饿了困了,他也不肯离开一步,生怕错过了对任何一个重要数据的了解。
时间一长,美国的技术人员都有些惊讶:这小子学习速度快,短短一个月,DPC2804型压缩机的维护保养技术,就被他全部学会了!
设备安装调试期间的学习,为肖刚日后的摸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不出一年,他就能带领维修班的同行们,在不需要厂家技术援助的情况下独立承担压缩机一、二级的保养任务,为公司每年节省了近30万元的维修费用。
肖刚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学习的机会。2002年,美国COOPER厂家在漠北油田进行压缩机维修工作,工作量大,工期又紧张,以现有的技术力量怕是不能如期完成。技术人员想到了肖刚,请求他去参与维修工作。尽管日常任务繁重,可肖刚还是利用不多的休息时间赶过去,与美国的技术人员一起解决技术难题,交流平时工作中碰到的问题。
2004年春节前,新疆漠7油田的一台压缩机起连接传动作用的主要部件十字头烧毁,肖刚又应美国厂家人员的邀请前去修复。刚刚下车,还没有来得及休息,肖刚便立即投入工作,从下午4点一直干到凌晨6点,直到问题完全解决,设备正常运行正常。
一来二去,肖刚的热心赢得了美国技术人员的高度赞誉。他们对肖刚在技术上的疑惑更是尽力解答,知无不言。肖刚在公司的名气也慢慢变得大,提起压缩机维修,油气储运公司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肖刚。
那年冬天,彩南站4台压缩机组中的两台DPC2804型压缩机到了二级保养时间,如不及时保养,造成事故,将严重危害到安全生产。可时值克拉玛依油田冬季用气高峰期,按正常检修的进度,一周的检修时间太长,势必会影响克拉玛依油田的正常生产。设备多停产一天,就会给公司能够带来近百万元的损失。
走遍压缩机组,仔仔细细地观察设备情况,肖刚向时任彩南站站长的赵文锋立下了两天之内完成检修工作的军令状。
“当然有!”肖刚这边立下保证,那边马上收拾工具赶往现场展开检修工作。为了节约时间,全体维修班的人员连用餐也未曾离开岗位。12小时,24小时……一台机组检修完毕,他们便立刻切换,马不停蹄地检修下一台停运机组。
困意袭来,每名成员眼中都布满血丝。24小时过去,有人累得抱着扳手靠在机器上就睡着了。肖刚不仅要带头检修,处理各种状况,还要走遍机组,检查其他人员的维修情况。
“在维修班里,我是最后一道防线。我当然不能因为疲倦而倒下。”整整36个小时的昼夜奋战,直到次日深夜,两台压缩机组终于检修完毕,一次性试机成功。36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工作,让肖刚几乎睁不开眼睛。“如果不是冬天,我都想直接睡在大马路上了!”回忆起当时工作的劳累,肖刚开玩笑说。
仅花费36个小时,就能完成压缩机的二级保修,一次启机成功。在检修过程中,一个零件的装配,一处间隙的测量都不能出任何差错。肖刚没想到,这次检修可是破了当时美国COOPER公司的记录。
“在中国西部,出了一位‘压缩机达人’!”得知此事的COOPER公司,特地派出技术代表前来询问肖刚。了解到整个检修的过程后,这位代表不禁连连竖起大拇指。
肖刚和他的“肖刚班”开始为大众所知,是在2010年的春节。“肖刚班”的成员周江,大年初三一个人在距离克拉玛依268公里外沙漠里的油气储运中间站值班。这一幕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们也逐渐发现,沙漠里的石油工人,在与浩瀚的大自然相比显得瘦小薄弱的身躯内,蕴藏着执着坚守的力量。
“普通工人来到这里,会很不习惯。”肖刚说,相比别的地方,在沙漠里,一年得经受两次大的考验:一是酷暑,最热的时候室内外温度能达到50℃以上;二是极寒,零下30℃的环境中,连拖地后沾的水都会马上冻结。
苦过,累过,工作不停歇。每日巡线,走沙漠,检查设备,防意外,1996年以来,肖刚班共完成输油输气设备一级保养220余次,二级保养60台次,节约维修费用500多万元,解决各类设备问题1000多个,提出合理化建议40余条,共计创价值1000多万元。
在坚守中,技艺也得到了传承。肖刚在班组内推广了“三小活动”,以“小练兵”对日常岗位操作和技术进行定式学习;开展“小讲堂”,对技术难点进行探讨;“小拜师”让经验比较丰富的师傅与徒弟结成传授技术的“对子”。
2014年,新疆油田公司首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肖刚技能大师工作室”揭牌。除了导师带徒,定期授课,肖刚还组织工作室成员到省内各站巡回诊断,把20多年维修的经验传授给其他的一线维修工。
父亲肖盛林早已退休,回到四川老家颐养天年;肖刚则打算,一辈子都待在油田里。
“就像一株南方的植物,被移栽到西北的土地上,这么多年,根都扎牢了,习惯了。”肖刚说,“在沙漠中开放的花朵也很鲜艳。”